良久沒到戲院看戲, 難得我跟三少拿了大假, 必做節目, 自是去看戲.
首選《文雀》.
看完, 很愜意. 很久沒看到一齣如此率性的電影.
率性, 不代表亂來. 找圖片的時候, 無意中看到某網誌, 說此片劇本爛透, 因為飛紙仔, 連中心思想都沒定好就拍, 又有諸般犯駁. 我覺得好笑, 喂, 人家沒寫, 那是偷懶, 專業技巧上叫做"偷位", 是說故事避免枝節混淆重點的技巧, 不等於犯駁啊. 難怪我有同事教我, 面對香港觀眾的肆意批評, 第一句就是先請他"批評可以, 唔該批評得專業d"!
雖然沒打著韋家輝的創作旗號, 但銀河創作組可不是混飯吃, 在韋生的調教下, 個個都是精英!
想看有水準的觀眾意見, 三少示範了一篇何謂專業的批評.
http://hk.myblog.yahoo.com/jw!TeU1XdmGGRps0VEPN3GXHodLKcjD
他從世代戰爭角度去看此片, 非常有趣, 也寫得十分精采.
我自己呢, 沒三少的深入, 只是職業病的關係, 覺得這個戲的故事是少有的簡而精.
簡潔, 故事只圍繞一個小小的idea, 就是一班俗稱文雀的人過招. 林熙蕾只是這個故事的引發點, 並不重要.
精準, 在於杜琪峰的技巧. 表現每個角色的特質, 故事推進的節奏, 攝影、燈光、佈景、道具, 無一是多餘, 全部為故事服務. 這一點, 似乎在我這一代逐漸消失. 很多人都本末倒置, 玩技巧, 卻忘了把故事說好才是最基本也最重要.
很喜歡此片的節奏, 緩慢, 卻拍足所有情緒. 每一下揚眉, 每一下咀角微掀, 在在流露了角色心中所思所想. 就好像任達華初見到林熙蕾, 表現冷漠, 咀角卻忍不住流露一絲笑意, 洩露了他對這個獵物的得意 (忽然想起任達華在《黑社會》, 收到接任江湖龍頭後那一下得意的拍手).
所以這套戲, 對白不多, 卻拍足戲, 非常難得. 除了杜琪峰, 恐怕找不到第二個人有這份本事.
全片輕鬆, 令人看得愉悅, 過足了戲癮, 實在暢快. 說到底, 這是一套小品戲, 抱著放鬆心情跟杜琪峰漫遊光影個半小時就好, 若以為這是杜導另一齣花費心力的大片入戲院, 恐怕會失望而回.
1 則留言:
"很喜歡此片的節奏, 緩慢, 卻拍足所有情緒. 每一下揚眉, 每一下咀角微掀, 在在流露了角色心中所思所想."
深有同感。戲拍得細, 味道都出來了。杜sir呢d大師傅, 不是混飯吃的二流導演可比啊!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