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探伽利略》官方網頁: http://wwwz.fujitv.co.jp/galileo/index.html
聽說《神探伽利略》在日本收視高, 無線購下版權播映, 今個星期日已是最後一集.
起初抱著職業病的心態, 姑且一看.
不幸, 第一集只看到尾半集, 摸不著頭腦.
後來第二、三集, 因為趕不及回家, 又錯過了.
接著, 同事間開始討論這日劇, 說不錯啊.
跟著好好地跟三少一起看了第四集, OK啦.
然後連三少的哥哥也說起這日劇, 好像不看不行啦.
越看越好看.
人物設定好呀, 尤其看過小說, 比較一下, 就會發覺, 今趟是改編得十分成功的例子.
不擅交際、理智勝過感情的天才男角 vs 感性衝動的傻氣女角
從來都是劇集成功的人物設定. 《交響情人夢》也是這一類.
小說沒有內海薰這個角色, 全部都是湯川配上草薙刑警, 兩個男人的組合, 怪悶.
加插柴崎幸是非常聰明的做法. 可以加添少許感情元素. 不用多, 若有若無就好. 以免蓋過本身的包裝.
劇集本身已有足夠包裝: 推理、懸疑、科學.
單元式案件故事, 易消化吸收. 科學理論又淺顯, 常人要理解一點也不困難. (雖則我覺得以大學教授的程度, 這些科學理論實在太淺了, 只是一般常識而已. 不過戲劇趣味來說, 降低學術程度, 無傷大雅)
寫推理故事, 鋪排好重要.
小說本身不俗, 改編的就更有技巧.
毫不掩飾地先寫出誰是兇手 (whodunit), 因為這不是重點. 重點也是懸疑位, 在「如何」殺人 (howdunit).
也就是故事本身的包裝: 以科學理論去解釋所有神秘的殺人手法.
完全做到意料之外, 情理之中. 高手!
改編更好, 除了女角的加插, 還有適量的輕鬆幽默位. 把原著小說著重描寫案件及解謎加添了趣味.
改編的取捨也十分好, 例如第一個故事, 以雷射光殺人. 原著有點故弄玄虛, 設計了一虛一實的兇手. 劇集將之化繁為簡, 只保留兇手這個人物. 都說重點在解謎, 不在誰是兇手.
劇集又加插了湯川思考時會隨手找書寫工具, 寫一大堆公式進行分析推理. 係有點造作, 不過卻成功製造話題, 加上其招牌手勢, 人人都爭著學, 小說絕對寫不出這種設計.
除了故事本身, 福山雅治夠靚仔, 也是吸引(女)觀眾的一大賣點. 當初就是他奪取了韓國女性觀眾心目中戴眼鏡戴得最好看的男星首位, 把裴勇俊擠到第二.
正在追看《嫌疑犯X的獻身》小說.
看電影官網 (http://yougisha-x.com/index.html)的trailers, 很想看啊.
看到湯川跟舊同學石神攀上雪山, 夜間一夕話, 雖然聽不懂日語, 但感覺兩人之間的友誼, 之後再看到湯川為石神而敲牆哭泣, 感覺會很感人.
十分期待十二月的映期.
2 則留言:
可唔可以借本書過我呀?
打俾我啦, 呢個禮拜放緊大假.
發佈留言